台灣

Page last edited 4,800 天 前
出自米迪亞百科
(重新導向自高砂國
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

與本條目相關的主題,可詳見:中華民國中國台灣共和國

台灣衛星圖

台灣是一個形狀似蕃薯,國土面積3萬6千平方公里,目前由中華民國自1949年實際統治至今的島嶼,島上民族為閩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南島語系原住民,季節方面,春天在3-5月時為梅雨季節,夏秋兩季多颱風,冬季在平地上不會下雪,但在1814年印尼火山爆發造成亞洲大部份國家在夏天時也下雪,台灣也包括在內。 官方語言為現代標準漢語台語客家語原住民語則為地方性語言,中華民國政府實行資本主義1949年12月10日國民黨撤出大陸退至台灣。 台北市則為台灣的首善之都(即為中華民國的首都),台灣人口約2314萬人(2010年8月)。第二大城為高雄市。第三大城則為台中市

節日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
名稱由來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
台灣的名稱有很多種,像是大員、高砂、埋冤、福爾摩沙、流求、蓬萊島、蓬萊仙島、夷洲、寶島等,秦始皇為了尋找長生不老藥,因此在中國東南東方外海發現蓬萊島。大員「Taian」或「Tayan」,為「外來者」之意;台灣荷治時期稱臺灣為「Taioan」,以音譯轉寫為漢字「大員」、「臺員」、「大灣」或「臺窩灣」,這些名稱原本是指現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,後來在日治時期,逐漸演變為整座島嶼的名稱。高砂因為日本幕府將軍想到台灣來朝貢,但因找不到人朝貢,因此才放棄回國,並將此島嶼命名為高砂或高砂國。埋冤本土文史學家連雅堂的說法為臺灣在代的漢人移民,多數是從福建渡過台灣海峽而來,此海峽有黑水溝之稱,天氣海流海象令早期移民渡海困難,九死一生,來台灣後也可能因水土不服、瘟疫傳染而死亡,無法生還故鄉,便以「埋冤」為此地名,本來是紀錄先民艱辛開墾的情狀,後來因為名字不吉利,而改成跟臺語發音一樣的「臺灣」。但根據歷史學家的查證,「臺灣」一詞早在明朝泰昌元年(1620年)就首次出現於公家文書之上,明末何喬遠所著之《鏡山全集》中,也出現「臺灣」這個名稱,而大量移民形成「埋冤」之地,卻發生在清領初期,所以此種說法並不正確。福爾摩沙則是因為1544年葡萄牙航海家發現了一座都是綠色植物的大島,覺得很美麗,因此將台灣命名為福爾摩沙,有美麗之島的意思。

地理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
台灣南北長大約430公里,東西寬大約144公里,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公里。台灣西鄰中國,東臨日本,北臨南韓,南鄰菲律賓。台灣的東邊海洋為太平洋,西邊海域為台灣海峽,北邊海域為中國東海,南邊為巴士海峽

歷史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
西元1544年葡萄牙人在經過東亞海域的途中,因受到颱風的侵襲,船隻才接近了台灣島,就此葡萄牙航海家稱呼台灣為福爾摩莎,有美麗之島的意思。 西元1624年以前台灣為史前時代,到了1624年荷蘭商人為了想和中國亞洲國家進行商業貿易,在明朝政府的批准下,從原來的澎湖轉到台灣,從此台灣便進入了荷蘭殖民時期。 由於當時荷蘭尚未建國,因此是由東印度公司來接管台灣事務。1626年西班牙人發現台灣,想藉此殖民台灣,在當時荷蘭人尚未在北部建立軍營,1626年1642年西班牙人殖民台灣北部的時期。1642年西班牙人被荷蘭人逐出台灣。1652年發生首起漢人郭懷一對抗荷蘭殖民的事件。1661年鄭成功攻取台灣,台灣正式進入明鄭時期,其使用的年號永曆1662年鄭成功去世,鄭經1663年廈門退守到台灣。1666年陳永華的建議,在台南市成立了全台首學,並且舉辦每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。1674年鄭經趁中國大陸的三藩之亂之際,向西進攻滿清領土,但在1679年兵敗,再度退回台灣。1681年鄭經去世,鄭克臧繼位。1681年反對派不滿鄭克臧即位,因此將鄭克臧殺害,並改由年僅十四歲的鄭克塽繼位。1683年施郎見台灣政局不穩,決定進攻台灣,於1683年8月攻滅鄭軍

氣候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
經濟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
行政區劃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
政治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
參見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